首页 > 时政 > 特别策划 正文

【高质量发展这五年】匠心筑梦 绽放精彩人生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2025年第22期 作者:本刊记者 闫院平 发布时间: 2025-11-20 | 打印 | 字号:TT

屏幕截图 2025-11-20 111241.png

大国工匠张玉川正在进行焊接作业。 受访者供图

  工人师傅戴着大面罩,手持焊枪,火花四溅,这是常见的焊接画面。在现代工业领域,焊接也是精密熔合。从普通焊接到航天火箭,从高铁列车到航空母舰,每一道焊缝都体现着责任担当与工匠智慧。

  提到焊接,张玉川就来了精神:“材质、环境等多种因素决定焊接方法,有手工电弧焊、氩弧焊、气保焊、激光焊……”

  现年58岁的张玉川,是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焊接班的一名高压焊工。工作38年来,他用自己精湛的技艺书写着匠心传奇。

  一生干好一件事,这是同事对张玉川的评价。张玉川对焊接的痴迷,工友们津津乐道。为学焊接技术,他通过加班换休、自费报班,考取了焊工资格证。有一次,热机设备管理部的设备出了问题。“液氧汽化器上的三通焊口开裂三分之二,你们焊接班能不能帮忙来给焊一下?”接完电话,焊接班班长有点作难,因为汽化器上的三通属于铝管,但班里没有人会焊铝管,这可怎么办?张玉川主动请缨:“班长,让我试试。”他找来一块厚度仅0.5毫米的薄铝板作为试件,经过反复调试,薄铝板竟然被焊接成功,开裂的三通焊口顺利焊接完成。

  2015年7月,正值迎峰度夏保供电的关键时期,1号炉过热器突发爆管,须立即停炉抢修。当时张玉川刚做完阑尾手术还在恢复期,他不顾劝阻毅然奔赴抢修一线。做好了防护措施后,他钻入间距不足30厘米的炉膛管排间,强忍疼痛完成了32道焊口的焊接任务。正是这份使命必达的担当,让张玉川成为关键时刻的“定海神针”,也让他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成长为大国工匠。2025年9月23日,在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上,张玉川被认定为大国工匠。

  多年来,张玉川带领团队多次解决和攻克专业技术难题,自制焊钳焊接过热器联箱隔板,填补了此项焊接技术的空白;采用“破坏恢复法”,对锅炉低温过热器进行技术改造;发明制作的“悬吊挂钩”工具,在全国电力行业广泛推广使用。他的攻关成功率达100%,累计为企业节省超300万元检修费用,避免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十四五”期间,宁夏大力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和“技能宁夏”行动、推进“金蓝领”示范性培育计划,先后出台《“宁夏工匠”技能品牌评选办法》《塞上工匠培育工程实施办法》,拨付专项资金加大对各级工匠人才的培养。累计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0.95万人次,涌现出一批塞上工匠。

  如今,全区各行各业劳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竞相涌现,他们在实现自我价值中谱写着敬业报国的时代乐章。

  责任编辑:张筱


>>><<<
【作者】:本刊记者 闫院平
【来源】:《共产党人》2025年第22期